搜索
首页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意思:年轻妇女不知道回不到,朝朝应上望夫山。

出自作者[唐]卢汝弼的《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全文赏析

【注释】:
朔风吹雪透刀瘢, 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 一时齐保贺兰山。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全组共四首,这是第四首。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生活的作品,在唐诗中是屡见不鲜的。早在盛唐时期,高適、岑参、李颀等人,就以集中地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赏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多大风雪,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而至于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状已可想见;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苦。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了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传来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极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奋起对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亢,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正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褚斌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关键词解释

  • 朝朝

    读音:zhāo zhāo

    繁体字:朝朝

    意思:天天;每天。
      ▶《列子•仲尼》:“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辩。”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

  • 少妇

    读音:shào fù

    繁体字:少婦

    英语:frail

    意思:(少妇,少妇)
    年轻的已婚女子。
      ▶汉·焦赣《易林•随之姤》:“大人不顾,少妇不取,弃捐于道。”
      ▶唐·王昌龄《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