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青阳驿使风》 燕搀舟尾健,鷁漱水花余。

燕搀舟尾健,鷁漱水花余。

意思:燕掺船尾健康,鹊漱口水花多。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过青阳驿使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天应怜逆旅,乞与顺风初》,它是一首描绘旅途和顺风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正在旅途中,享受着风的帮助,希望这股顺风能让他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首联“天应怜逆旅,乞与顺风初”,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激之情。他觉得老天爷可能怜悯他的旅途艰难,因此赐予他顺风,这无疑增加了他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颔联“不假卒添力,任从帆自惭”,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风的信任和谦逊。他不需要借助船桨(卒)来增加风力,而是任由帆在风中自然摆动。这表现出他的从容和淡定,同时也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颈联“燕搀舟尾健,鷁漱水花余”,诗人描绘了船尾上燕子轻盈飞舞的场景,以及船在水中激起的水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也进一步强调了风的帮助。 尾联“会与王都近,何须问疾徐”,诗人明确了他对顺风的期待——它应该会带领他更接近目的地。他不再需要担心速度的快慢,因为顺风已经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旅途的乐观。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美景和自然的帮助,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观精神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应怜逆旅,乞与顺风初。
不假卒添力,任从帆自惭。
燕搀舟尾健,鷁漱水花余。
会与王都近,何须问疾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水花

    引用解释

    1.亦作“ 水华 ”。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2.萍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