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苗员外山行》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意思:谁知到寺庙,流落一签名。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与苗员外山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句“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古人已经离去,我们今天还能一起同行,但不知道明天又会如何。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这句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青山无尽,但人生却有限。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在兰若寺中流落,但他的名字却流传千古。这是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告诉我们,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留下自己的名字,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现在,不要等到白发苍苍时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兰若

    读音:lán rě

    繁体字:蘭若

    英语:temple

    意思:(兰若,兰若)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 流落

    读音:liú luò

    繁体字:流落

    短语:侨居 作客 寓居 旅居

    英语:driftage

    意思:
     1.漂泊外地,穷困失意。
      ▶唐·钱起《秋夜作》诗:“

  • 书名

    读音:shū míng

    繁体字:書名

    意思:(书名,书名)

     1.用于书写的文字。
      ▶《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郑玄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