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意思: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惜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愿言未偶非高卧”,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遇到知音的遗憾和对高卧生活的向往。诗人可能是在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未能如愿,因此感到孤独和失落。高卧则象征着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诗人可能向往这种生活,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
“多病无憀选胜游”,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疾病和无趣的生活,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诗人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进行愉快的游历,这也让他感到生活的无趣和空虚。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雨声和人事纷扰的情景。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三月尽暗示着时间已经到了四月或者五月,而雨声让诗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段。人事纷扰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看到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忙碌,但这些忙碌的事情似乎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已经超过了弱冠之年,这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步入中年,但这种感觉却像老了似的。清明过后,万物复苏的季节过去了,但这种感觉却像秋天一样萧瑟。
最后“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西园花落的想象和溪水向东流的感慨。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溪水向东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的孤独、无奈和失落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