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宝上人》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意思:重城萧寺虽然停滞不前,野鹤由来本性闲。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赠宝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重城萧寺虽留滞》是一首描绘诗人身处寺庙,远离尘世纷扰,欣赏自然美景,品味诗酒人生的诗篇。 首句“重城萧寺虽留滞”,诗人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自己所处之地——一座繁忙的城中寺庙,虽然环境静谧,但依旧无法摆脱城市的喧嚣。这里的“重城”和“萧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与纷扰,后者则代表了静谧与清幽。 “野鹤由来性本闲”一句,诗人以野鹤自比,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闲适的生活态度。鹤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寒磬终宵鸣竹院”和“虚窗尽日对秋山”两句,描绘了寺庙的静谧和秋山的清幽,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这里的“寒磬”和“竹院”,以及“尽日对秋山”都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 “旋移怪石资吟赏”和“应有孤云共往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之情。这里的“怪石”和“孤云”都是自然之物的象征,它们与诗人一同欣赏美景,一同寻找心灵的归宿。 最后,“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红尘纷扰的不屑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幽期”指的是诗人所追求的清幽生活,“负松间”则象征着自由、清雅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寺庙,远离尘世纷扰,欣赏自然美景,品味诗酒人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纷扰的不屑。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
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
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野鹤

    读音:yě hè

    繁体字:野鶴

    意思:(野鹤,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

  • 由来

    读音:yóu lái

    繁体字:由來

    短语:迄今为止 迄今 至此 至今

    英语:origin

    意思:(由来,由来)

     1.自始以来;歷来。
      ▶《易

  • 重城

    读音:zhòng chéng

    繁体字:重城

    意思:I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苏轼《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II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

  • 萧寺

    读音:xiāo sì

    繁体字:蕭寺

    意思:(萧寺,萧寺)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李贺《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