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衡岳道中》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意思:乱世不妨碍松傲慢,村空更觉水潺潺流淌。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衡岳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是一首描绘诗人自己在乱世之中,仍然坚持耕种在嵩岳的田地,偶然有机会来到衡岳,认为是前世的缘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诗人表明自己本来就在嵩岳耕种田地,偶然的机会得以游历衡岳,这被认为是前世的缘分。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因果缘分观念,表达了自己对乱世中偶然得到游历衡岳的感激之情。 颔联“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描述了诗人为了避难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在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仍然坚持前行。而当天空放晴时,诗人感到这是上天的怜悯。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描绘了乱世中的自然景象。在乱世中,松树依然挺立,流水依然潺潺,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坚韧。 尾联“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对衡岳名山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里诗人也表达了对乱世中无法尽享自然之美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乱世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遗憾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偃蹇

    读音:yǎn jiǎn

    繁体字:偃蹇

    英语:stand tall and erect

    意思:
     1.高耸貌。
      ▶《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王逸注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潺湲

    读音:chán yuán

    繁体字:潺湲

    意思:
     1.流貌。
      ▶《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唐·王涣《惆怅》诗之十:“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