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鹊桥仙·届征途》 惨愁颜、断魂无语。

惨愁颜、断魂无语。

意思:苦愁颜、断魂无语。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鹊桥仙·届征途》

全文创作背景

《鹊桥仙·届征途》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送别途中为背景,描写了作者在征途中与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柳永的生平经历:柳永一生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虽得中进士,但官职低微,生活潦倒。他的词作多表现羁旅行役、离别相思的主题,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 古代交通不便:古代交通条件落后,人们离别后很难再见,因此送别之作在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这首词创作的背景也可能与作者与恋人的一次离别有关。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羁旅生涯中与恋人的一次离别,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
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
惨愁颜、断魂无语。
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
但黯然凝伫。
暮烟寒雨。
望秦楼何处。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断魂

    读音:duàn hún

    繁体字:斷魂

    英语: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意思:(断魂,断魂)

     1.销魂神往。形容一往情深或哀伤。
      ▶唐·宋之问《江

  • 无语

    读音:wú yǔ

    繁体字:無語

    英语:\"blankness\"

    意思:(无语,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任翻《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