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
意思: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琅琊山六题·惠觉方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声名传海上》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首两句“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描绘了诗人行进在青松翠竹之间,穿行在层峦叠嶂之间,最终到达了山门。这里的“青松”象征着隐逸和清高,而“乱峰深处”则暗示了诗人寻找的宁静之地。寺庙隐藏在深山中,表明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声名传海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中寺庙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已经习惯了在山中静坐冥想,不需要外界的声名和赞誉。这里,“宴坐”指的是静坐冥想,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老山”则象征着归隐和宁静,“何用”则表达了对于名利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是比较普遍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