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 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

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

意思:长安路院一份裳,司马席中再举杯。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长安道院和司马筵为背景,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描绘了诗人参加长安道院和司马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场合的怀念。 “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这两句通过柿叶学书、杏花插鬓等细节,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柿叶学书是一种传统的书法练习方式,杏花插鬓则是女子的一种常见装扮,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药沉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象,绿醑、红蕉等色彩鲜明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同时,“霜折红蕉”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坐里黄冠三两辈,醉来相与说先皇”,最后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黄冠,即道士的场景,表达出对先皇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黄冠是道士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细节表达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感慨。同时,“醉来相与说先皇”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局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中的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
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
药沉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
坐里黄冠三两辈,醉来相与说先皇。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司马

    读音:sī mǎ

    繁体字:司馬

    英语:sima

    意思:(司马,司马)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
      ▶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元狩四年

  • 道院

    读音:dào yuàn

    繁体字:道院

    英语:institution of Taoism; Taoist temple

    意思:
     1.道士居住的地方。
      ▶五代·王周《道院》诗:“白日人稀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一牵

    读音:yī qiān

    繁体字:一牽

    意思:(一牵,一牵)
    表数量。用于牛、羊、猪等牲畜。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海马·周三当下大喜,便吩咐在山寨里备了一只大猪,一牵肥羊,一大罈酒。”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举觞

    读音:jǔ shāng

    繁体字:舉觴

    意思:(举觞,举觞)
    举杯饮酒。
      ▶《战国策•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臺。酒酣,请鲁君举觞。”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