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承议解职归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意思:为米折腰知道我笨拙,下车进入里见到你荣耀。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送刘承议解职归养》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征马萧萧柳外鸣》,它是一首描绘诗人离任返乡途中的场景,通过描绘马鸣、柳鸣、归城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征马萧萧柳外鸣”就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马鸣声在柳树之外回荡,似乎是向人们宣告着诗人的离任返乡。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回归的喜悦。 “议廊归养洛阳城”一句,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场景,议廊是指商议政事的地方,而“归养”则是指回到家乡养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对家乡的热爱。 “登山尚记飞云处”一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飞云处可能是指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也可能是指家乡的美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罢吏端如弃唾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为官生涯的看法,他认为过去为官的经历就像抛弃的唾沫一样不值一提,表达了他对为官的轻视和对归乡的向往。 “堂前嵩少宜秋色”一句,描绘了堂前秋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和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征马萧萧柳外鸣,议廊归养洛阳城。
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折腰

    读音:zhé yāo

    繁体字:折腰

    英语:bow

    意思:亦作“折要”。
     
     1.弯曲的腰。
      ▶汉·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折腰、出胸,皮

  • 下车

    读音:xià chē

    繁体字:下車

    短语:就任 上任 赴任 就职

    英语:got out

    意思:(下车,下车)
    I
    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
    II

  • 知我

    读音:zhī wǒ

    繁体字:知我

    意思:
     1.深切瞭解我。
      ▶《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