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意思:回忆抛印绶辞吴郡,衰退病当时已经有多。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去吴郡(苏州)刺史一职,归隐后,看到旧时的官印和铜鱼(符),回想起过去的官场生涯,有感而发,写下的诗。 首联“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直接表达了作者辞去官职的意愿和因身体衰弱而不得不退隐的无奈。颔联“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写作者已经八次看到官印换新的铜鱼,既有对友人卸任隐退的祝贺,也有自喜自乐的情绪。颈联“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描绘了苏州的美丽景色,从春到秋,从白天到夜晚,富有诗情画意,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尾联“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作者用“风月”象征美好事物,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坚守,同时也暗含了对吴王的讽刺,体现了作者的深沉和智慧。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回忆和对苏州美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退隐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深沉。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馆娃宫,今灵岩寺也。
乌鹊桥在苏州南门。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印绶

    读音:yìn shòu

    繁体字:印綬

    英语:official seal

    意思:(印绶,印绶)

     1.印信和繫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繫有丝带,佩带在身。
      ▶《史记•项羽本纪》:

  • 有余

    读音:yǒu yú

    繁体字:有餘

    短语:余 出头 强 又 多种 多 开外

    英语:balance in hand

    意思:(有余,有余)

     1.有剩余,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