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左次魏二首》 到头麟阁上,终不着臞儒。

到头麟阁上,终不着臞儒。

意思:到头麒麟阁上,始终不着瘦儒。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左次魏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中年以后才发挥自己才能,最终在历史上留下功绩的伟大人物。 首句“少日一编书,中年丈二殳”,描绘了这位人物年轻时的读书生活,以及中年后的勇敢和坚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这位人物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和转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乃知杜预智,谁谓狄山愚”,借用历史典故,赞扬了这位人物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轻视他的人的不满。这句诗通过杜预和狄山的对比,强调了这位人物的非凡之处,同时也暗示了那些轻视他的人的短视和无知。 “小试飞箝策,方为进筑图”,描绘了这位人物在中年以后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未来发展的期待和祝愿。 “到头麟阁上,终不着臞儒”,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最终在历史上留下功绩的祝愿和期待。这句诗通过“麟阁”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伟大功绩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人物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中年以后才发挥自己才能,最终在历史上留下功绩的伟大人物,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这位人物未来发展的期待和祝愿。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伟大人物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日一编书,中年丈二殳。
乃知杜预智,谁谓狄山愚。
小试飞箝策,方为进筑图。
到头麟阁上,终不着臞儒。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到头

    读音:dào tóu

    繁体字:到頭

    短语:根本 穷 一干二净 彻 清 根 绝望

    英语:in the end

    意思:(到头,到头)

     1.掉头。

  • 麟阁

    读音:lín gé

    繁体字:麟閣

    意思:(麟阁,麟阁)
    “麒麟阁”的省称。
      ▶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清·葆光子《物妖志•兽类•猿》:“纥子欧阳诵,面似猴。

  • 不着

    读音:bù zháo

    繁体字:不著

    意思:
     ㈠(—zhuó)1.犹不在。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酒里眠,酒里卧,不着家里。”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想着俺劬劳父母……怎知道寿短促,命苦

  • 臞儒

    读音:qú rú

    繁体字:臞儒

    意思:1.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语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相如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
      ▶宋·苏轼《雪后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载酒邀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