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江南水拍天,经旬茅屋罕炊烟。
意思:春去江南水拍天,经过一个茅草屋罕炊烟。
出自作者[宋]汪莘的《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去江南水拍天,经旬茅屋罕炊烟。
石墙颓毁板桥断,始觉贫家气象全。》是一首描绘江南乡村春日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贫寒人家的同情。
首句“春去江南水拍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天的离去和江水拍打天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经旬茅屋罕炊烟”一句,诗人通过描述乡村的茅屋已经多日没有炊烟升起的景象,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寂寥和冷清。这一描绘不仅揭示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自然,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石墙颓毁板桥断”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破败景象,石墙颓毁、板桥断裂,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一景象与前两句所描绘的宁静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
最后一句“始觉贫家气象全”,诗人通过转折和感慨,表达了对贫寒人家的同情和对生活的思考。在这一句中,“贫家”并非指贫穷的家庭,而是指朴素、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诗人看来是值得尊重和欣赏的。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