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意思:
知道迷想自我反省,一个悲痛把我伤。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
全文赏析
原题: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相关句子
欲知迷下蔡。
-- 出自《春情诗》作者:[南北朝]徐陵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 出自《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者:[宋]苏轼
固位但知迷孕女,防身惜不用朱英。
-- 出自《春申君》作者:[宋]徐钧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 出自《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作者:[宋]苏辙
我欲自嗟还不敢。
-- 出自《渔家傲·些小白须何用染》作者:[宋]苏轼
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
-- 出自《水调歌头·暮云遮远眼》作者:[宋]吕渭老
涂泽欲自妍,何以逃水镜。
-- 出自《和向倅韵》作者:[宋]彭龟年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
-- 出自《拟古二首》作者:[明]郑梴
荷锸欲自埋,不以遗体为。
-- 出自《题吉水鼋潭李氏仁寿堂》作者:[宋]崔与之
岂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 出自《自咏》作者:[唐]白居易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 出自《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作者:[唐]柳宗元
挨开千圣门,乾坤只反一毛吞。
-- 出自《杭州普圆庵请赞》作者:[宋]释可湘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 出自《贺新郎·月落飞乌鹊》作者:[近代]王国维
堪笑神光不识瞥,白反一枝臂折。
-- 出自《偈颂一百零二首》作者:[宋]释绍昙
如此浮生更别离,可堪长恸送春归。
-- 出自《东蜀春晚》作者:[唐]郑谷
诗句原文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