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有感》 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意思: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是一首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之作,通过对溪流、山峰、夕阳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首联“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溪流的流动和山峰的夕照,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含凄经驻节,洒泪读遗文”,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通过阅读逝者的遗文,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颈联“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描绘了桥边花朵的美丽和碧草的生机,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逝者离去的不舍之情。尾联“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逝者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思和惋惜。 最后两句“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通过回忆昔日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这两句诗也让人想起离别时的种种不舍和哀伤,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怀念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
含凄经驻节,洒泪读遗文。
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草色逐年新,花开又一春。
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
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
千里还乡不见君,断肠邻笛山阳赋。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碧草

    读音:bì cǎo

    繁体字:碧草

    意思:
     1.青草。
      ▶南朝·梁·江淹《贻袁常侍》诗:“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
      ▶唐·陈子昂《春臺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 油油

    读音:yóu yóu

    繁体字:油油

    英语:oily

    意思:
     1.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
      ▶《尚书大传》卷二:“﹝微子﹞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晋·束晰《补亡诗•南陔

  • 浣花

    读音:huàn huā

    繁体字:浣花

    意思:
     1.即浣花溪。
      ▶宋·陆游《岁晚诗》:“浣花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令威。”
      ▶清·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然子美故乐蜀,锦江之上,浣花之滨,时时有子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