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方生方灭刹那心,不住如何强谓今。

方生方灭刹那心,不住如何强谓今。

意思:方生方灭刹那心,如何加强对现在不住。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马一浮的《杂感》是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当时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境地。在这个背景下,马一浮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在诗中,马一浮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国家破败、人民苦难的悲惨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他借古喻今,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因此,马一浮的《杂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反映时代精神、呼唤民族觉醒的杰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生方灭刹那心,不住如何强谓今。
三世本空今尚寂,去来何处更追寻。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刹那

    读音:chà nà

    繁体字:剎那

    意思:梵语的音译。古印度最小的计时单位,本指妇女纺绩一寻线所用的时间,但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极短者,如一瞬间。
       ▶《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间,发菩提心。”

  • 不住

    读音:bú zhù

    繁体字:不住

    英语:repeatedly

    意思:
     1.不停;不断。
      ▶南朝·梁·沈约《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