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自节蒉桴谐律吕,岂无木铎采风谣。

自节蒉桴谐律吕,岂无木铎采风谣。

意思:从节蒉木筏和谐音律,难道没有木铎采风谣。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改革、赞美盛世,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了庆历诗、石介、开元报喜等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自节蒉桴、采风谣等文化传统,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首句“作庆历诗赓石介”中,诗人提到了庆历诗,这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诗歌流派,以反映社会现实、改革政治为主旨。而石介是庆历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诗人通过“赓石介”表达了对石介诗歌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第二句“读开元报喜孙樵”中,诗人提到了孙樵,他是唐代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以诗歌和政论文章著称。孙樵的《开元报喜》一文,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因此,诗人通过“读开元报喜”表达了对孙樵文章的赞赏和对盛世的向往。 第三句“自节蒉桴谐律吕”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改革和和谐社会的向往。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认为只有通过自我节制和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在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改革和和谐社会的追求。 最后一句“岂无木铎采风谣”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民间舆论的重视。木铎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于召集民众。采风谣则是指收集民间的歌谣和舆论。在这里,诗人通过“岂无”表达了自己对民间舆论的信心和期待,认为通过改革和努力,可以引导民众走向和谐、繁荣的社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赞美,以及对改革、和谐社会的向往和重视,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情感真挚、深刻,语言简练、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作庆历诗赓石介,读开元报喜孙樵。
自节蒉桴谐律吕,岂无木铎采风谣。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木铎

    读音:mù duó

    繁体字:木鐸

    英语:a bell with a wooden clapper

    意思:(木铎,木铎)

     1.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

  • 律吕

    读音:lǜ lǚ

    繁体字:律呂

    英语:series of 12 bamboo pitch; 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意思:(律吕,律吕)

     1.古代校正乐

  • 采风

    读音:cǎi fēng

    繁体字:埰風

    短语:溜 参观 浏览

    英语:collect folk songs

    意思:(采风,采风)
    谓搜集民间歌谣。
      ▶明·刘若

  • 蒉桴

    读音:kuì fú

    繁体字:蕢桴

    意思:(蒉桴,蒉桴)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
      ▶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淳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

  • 谐律

    读音:xié lǜ

    繁体字:諧律

    意思:(谐律,谐律)
    谐合于音律。
      ▶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凤歌谐律,鹤舞会节。”

    解释:1.谐合于音律。

  • 风谣

    读音:拼音:fēng yáo

    风谣的解释

    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词语分解

    • 风的解释 风 (風) 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