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嵩山焦炼师》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意思:
方法在喧闹不染,足迹高想必已经绵。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赠嵩山焦炼师》
全文赏析
原序:嵩丘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又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常胎息绝谷。居少室庐。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登蓬莱。竟莫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室。尽登三十六峰。闻风有寄。洒翰遥赠。
时餐金鹅蕊。 ( 鹅蕊一作蛾药 )
屡读青苔篇。 ( 青一作古 )
霓裳何飘摇。 ( 裳一作衣 ) ( 飘摇一作萎蕤 )
相关句子
道在有无间。
-- 出自《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作者:[元]尹志平
道在中庸,梅香岩石。
-- 出自《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宋]释普度
道在日用,日用不知。
-- 出自《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宋]释祖钦
意存言外,道在机前。
-- 出自《偈颂二十三首》作者:[宋]释云岫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出自《感皇恩·一个小园儿》作者:[宋]朱敦儒
道在身中更问谁。
-- 出自《南乡子·净尽露天机》作者:[宋]无名氏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 出自《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作者:[宋]释正觉
阴忆武昌门,高想灵和殿。
-- 出自《对新柳》作者:[明]马治
沉病已绵绪。
-- 出自《侍筵西堂落日望乡》作者:[南北朝]谢朓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 出自《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作者:[唐]韦应物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
-- 出自《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作者:[宋]刘克庄
万寓已绵十岁脉,十年新改一盘棋。
-- 出自《上存耕先生赵大资》作者:[宋]宋伯仁
诗句原文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