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意思:雨中喜鹊对喧江树,风在蜘蛛丝邓水得。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景象,并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中,诗人以雨中鹊语和风吹蛛丝作为切入点,细腻地描绘了雨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同时,通过“喧”和“飏”两个字,生动地表现了雨中动物的活跃和自然界的动态美。 颔联“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中,诗人通过“开拆远书”和“数行家信”的动作,表达了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同时,将家书比喻为“抵千金”,进一步强调了家书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中,诗人通过对比长安和岭外的气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增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中,诗人通过“悲木叶”和“摇落”的意象,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忧愁之情。同时,通过“莫道”和“不闻”的否定词,强调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象的描绘和对家书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水浔

    读音:shuǐ xún

    繁体字:水潯

    意思:(水浔,水浔)
    水边。
      ▶南朝·梁·江淹《谢光禄郊游》诗:“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浔。”
      ▶唐·李绅《端州江亭得家书》诗之一:“雨中雀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 蛛丝

    读音:zhū sī

    繁体字:蛛絲

    英语:cobweb

    意思:(蛛丝,蛛丝)
    蜘蛛分泌物结成的丝。亦指蛛网。
      ▶唐·杜甫《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王

  • 鹊语

    读音:què yǔ

    繁体字:鵲語

    意思:(鹊语,鹊语)
    鹊噪,俗谓喜兆。
      ▶唐·窦巩《早春松江野望》诗:“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金·元好问《得纬文兄书》诗:“鹊语喜复喜,山城谁与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