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字令 儒宗》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意思:守仁行义,随机不费一点力气。

出自作者[元]王*的《百字令 儒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儒家圣人传道之德的,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圣人之道的高深与广大。 首句“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便点明了主题,描绘了圣人之道的核心——中庸之道,其中又以“惟精惟一”为妙。这里的“精”和“一”是儒家哲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代表着对真理的深入理解和专注追求。 “放则周流弥六合”描述了圣人之道的应用,他们能周游四方,传播知识,弥合天地之间的鸿沟。“卷则退藏于密”则描绘了圣人之道在无为中实现的效果,他们能收敛心神,深入事物的核心,使人无法察觉其存在,却能在无形中改变世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这几句描绘了圣人修身的过程,他们通过深入理解事物,端正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道。在静谧中,他们能感受到宇宙的伟大法则,即“皇极”。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进一步描述了圣人的品格,他们居住在仁爱之中,行事遵循正义,面对任何情况都不费丝毫力气。这展现了圣人的道德力量和智慧。 接下来的“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描绘了圣人参与天地大道的场景,他们能与四季更替、阴阳调和一同参悟,默默地保持真实的呼吸,与天地合一。 最后,“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则描绘了圣人达到的极高境界,他们回归原始的至德,保持太和之气的涌动。他们的体用是一体的,无论微小还是显露,都能穷尽真理的终极之处。 “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这句话揭示了生死不过是自然规律,一切都归于寂静,体现了圣人对生死、对世界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儒家圣人的道德和智慧,他们通过“惟精惟一”的中庸之道,与天地合一,达到尽性穷端的至高境界。他们的存在和行为都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他们的智慧和道德对世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
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
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
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

关键词解释

  • 居仁由义

    引用解释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孟子·尽心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赵岐 注:“言志之所尚,仁义而已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文潜 言:‘ 王中父 诗喜用助语,自成一体。’予按, 韩少师 持国 亦喜用之,如……‘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

    读音:jū rén yóu yì

  • 应机

    读音:yīng jī

    繁体字:應機

    意思:(应机,应机)

     1.顺应时机。
      ▶《三国志•蜀志•郄正传》:“辩者驰说,智者应机。”
      ▶《周书•文帝纪上》:“今便分命将帅,应机进讨。”
     

  • 由义

    读音:yóu yì

    繁体字:由義

    意思:(由义,由义)
    遵循道义。
      ▶《孟子•离娄上》:“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