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亥除夕》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意思:半百已经过去弹指顷,还留残烛照亮黄昏。

出自作者[明]曹学佺的《癸亥除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从政生涯,感到力不从心,又忧国忧民,感到前途渺茫,年岁已高却又无法安享晚年,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首联“廿年曾注粤参藩,前后趋承站主恩。”表达了作者在二十年前的岁月里,担任广东参藩,对主上忠诚服从,体现了他的从政理念和对君主的感恩之情。 颔联“岭外民生空杼轴,辽阳兵气咽关门。”描绘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岭南地区百姓生活困苦,而辽阳的战事又使得边境局势紧张。这一联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颈联“私忧国计无归着,屡到家书亦厌烦。”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对于国计民生的关注无处着力,而频繁的家书也让他感到厌烦,这反映了他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尾联“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时间飞逝,而自己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职,就像蜡烛在黄昏中燃烧,虽然微弱,却仍在发光。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凉,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己从政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廿年曾注粤参藩,前后趋承站主恩。
岭外民生空杼轴,辽阳兵气咽关门。
私忧国计无归着,屡到家书亦厌烦。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关键词解释

  • 烛照

    读音:zhú zhào

    繁体字:燭照

    意思:(参见烛炤,烛照)

    解释:1.见\"烛照\"。

    造句:

  • 半百

    读音:bàn bǎi

    繁体字:半百

    英语:fifty

    意思:五十。多用于年龄。
      ▶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红楼梦》第一回:“年过半百,膝下无儿

  • 弹指

    读音:tán zhǐ

    繁体字:彈指

    英语:fillip

    意思:(弹指,弹指)

     1.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
      ▶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