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郭秀才游天台》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意思:人度碧溪怀疑停止划船,僧人归苍岭好像听到钟。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送郭秀才游天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峰、溪流、松树和僧人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描绘了山峰被云雾笼罩,壑谷中积雪凝峰的景象,如同仙境一般。第二句“人度碧溪疑辍棹”则描绘了人在碧绿的溪流中渡过,疑似停下了船桨,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分别描绘了僧人归来的景象,“僧归苍岭似闻钟”以及溪流中各种动物的生活,“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这些描绘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最后两句“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表达了诗人对曾经与朋友一同游玩的怀念,以及对独自游玩的感慨。赤城山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水溶溶则描绘了山脚下溪流的清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峰、溪流、松树和僧人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
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碧溪

    读音:bì xī

    繁体字:碧溪

    意思:(参见碧谿)
    亦作“碧谿”。
     绿色的溪流。
      ▶唐·杜甫《园》诗:“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唐·汤洙《登云梯》诗:“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