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逝水》 岂若黄绮徒,居然在空谷。

岂若黄绮徒,居然在空谷。

意思:难道像黄绮只,显然在空旷的山谷。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逝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深情的自省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度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逝水向东流,前后浪相续”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这种比喻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它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引用了“尼父达机兆,川上叹不足”,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生天地间,百年诚短促”,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有限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接着,诗人用“菁华草头露,光景风中烛”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时,诗人用“两鬓成枯蓬,萧萧不再绿”来形容自己年华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接着,诗人又指出“那知今日欢,不是明朝哭”,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 最后,诗人强调了“所仰唯圣贤,亦复归鬼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追求圣贤之道,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他也告诫那些沉迷于利欲之中的人,“随流不知返,终世常仆仆”,提醒他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追求,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逝水向东流,前后浪相续。
尼父达机兆,川上叹不足。
人生天地间,百年诚短促。
菁华草头露,光景风中烛。
两鬓成枯蓬,萧萧不再绿。
那知今日欢,不是明朝哭。
所仰唯圣贤,亦复归鬼录。
而况顽冥者,厥身沈利欲。
随流不知返,终世常仆仆。
大化一朝尽,腐灭同草木。
岂若黄绮徒,居然在空谷。
于焉自逍遥,其人美如玉。
吾生千载余,犹知慕遐躅。
寤寐斯不忘,耿耿在心目。

关键词解释

  • 空谷

    读音:kōng gǔ

    繁体字:空穀

    意思: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
      ▶《晋书•龚玄之传》:“夫哲

  • 居然

    读音:jū rán

    繁体字:居然

    短语:还 甚至于 还是

    英语:unexpectedly

    意思:I

     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
       ▶《诗•大

  • 岂若

    读音:qǐ ruò

    繁体字:豈若

    意思:(岂若,岂若)
    犹何如。表示不如。
      ▶《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解释:1.犹何如。表示不如。

  • 黄绮

    读音:huáng qǐ

    繁体字:黃綺

    意思:(黄绮,黄绮)

     1.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
      ▶晋·陶潜《饮酒》诗之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唐·李白《东武吟》:“书此

  • 徒居

    读音:tú jū

    繁体字:徒居

    意思:无业闲居。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夜者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声甚哀,气甚悲,是奚为者也?寡人哀之。’晏子对曰:‘西郭徒居布衣之士盆成适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