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穷兔谣二首》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邱巅。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邱巅。

意思:兔子营三个洞定在哪里,棘间沟底高丘顶。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穷兔谣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兔子为题材的诗歌,通过对兔子的描绘和对猎人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怜悯之情。 首句“兔营三窟定何在”,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兔子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兔子为了生存而不断寻找安身之所的艰辛。接下来,“棘间堑底高邱巅”,诗人列举了兔子可能的藏身之处,进一步展现了兔子在野外生活的困境。 “却行百步方跃入,示免余踪留雪四”这两句描绘了兔子逃跑的艰难,以及它们为了避免被猎人发现而尽力掩盖自己的行踪。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现了兔子在自然界中的脆弱和无力。 接着,诗人转向对猎人行为的描述。“少年何为无恻隐,解鹰纵犬薰以烟。”猎人解鹰放犬,用烟熏逼兔子出来,这种行为让诗人感到心痛。这里,诗人通过对猎人的责备,表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最后两句“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怜”,诗人感叹人们常说兔子狡猾,但实际上兔子只是为了生存而表现出的一种本能。这种窘急偷生的状态让诗人感到兔子十分可怜。 整首诗通过对兔子的描绘和对猎人行为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怜悯之情。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够反思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更加珍视和尊重生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邱巅。
却行百步方跃入,示免余踪留雪四。
少年何为无恻隐,解鹰纵犬薰以烟。
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怜。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三窟

    读音:sān kū

    繁体字:三窟

    意思:三个洞穴。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三国·魏·吴质《答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