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兵部尚书陈公出镇交阯》 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

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

意思:已喜夷人归附户籍,伏波将军马援铜柱欺诈争雄。

出自作者[明]曾棨的《送兵部尚书陈公出镇交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古代将领的赞美,这位将领在南方作战并取得了胜利,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宠眷。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将领的功勋和才干,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南交奏凯正论功,司马新承宠眷隆。”描绘了战斗胜利后,朝廷对将领的赞扬和赏赐。司马是古代官名,这里代指这位将领。这句诗表达了将领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得到了皇帝的宠眷和赏识。 颔联“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进一步描绘了将领的功勋和才干。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这里指将领多次接受虎符,参与军事决策;龙节则是指将领两次担任镇守边疆的重任,镇守南方蛮中地区。 颈联“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来比喻将领的功勋和才干。萧何是汉朝的丞相,曾为汉朝供粮;裴度则是唐朝的名将,曾临边镇守。这里将这位将领比作萧何和裴度,表达了他的功勋和才干。 尾联“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描绘了将领的胜利成果,即让南方蛮夷归顺朝廷,回归户籍。最后一句“伏波铜柱谩争雄”则表达了对古代名将伏波的赞美,暗示这位将领的功勋和才干不逊于古代名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将领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交奏凯正论功,司马新承宠眷隆。
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
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
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

关键词解释

  • 伏波

    读音:fú bō

    繁体字:伏波

    意思:
     1.汉将军名号。
      ▶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宋·鲍照《代苦热行》:“戈船荣既薄,伏波赏亦微。

  • 争雄

    读音:zhēng xióng

    繁体字:爭雄

    英语:contend for supremacy

    意思:(争雄,争雄)
    争强;争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袁·孙已下,虽各

  • 夷人

    读音:yí rén

    繁体字:夷人

    意思:
     1.指古代中国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
      ▶《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孔颖达疏:“昭二十四年《左传》此文,服虔·杜预以夷人为夷狄之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