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赋受有奇偏,谁能为耘锄。

赋受有奇偏,谁能为耘锄。

意思:赋接受有奇偏,谁能为除草锄。

出自作者[宋]高斯得的《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老年人的讽刺和劝诫,通过描绘一位年过七旬却仍然沉迷于书籍的老翁,表达了对过度追求知识、忽视生活实际的态度进行批判的情感。 首段,诗人通过询问老翁的年龄,引出了对老翁行为的描述。老翁已经七十余岁,却仍然像一个“蠹书虫”,沉浸在书本中,这引发了诗人的感叹和批评。 第二段,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老翁的愚蠢之处。他虽然精通典籍,却缺乏实际的生活技能,如增补《通典》和修订《阜陵书》等,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段,诗人描述了老翁的勤奋和毅力,他能够长时间地阅读书籍,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这让人感到敬佩。然而,这也暗示了老翁可能因此而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和目标。 第四段,诗人对老翁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认为老翁过于沉迷于玩物丧志,忘记了圣贤的教诲。他感叹那些能够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赋税奇偏的不满,并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不是沉溺于书本中。他希望人们能够从老翁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不要成为像老翁一样的“蠹书虫”。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年人的行为和思考,表达了对过度追求知识、忽视生活实际的态度进行批判的情感。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不要成为像老翁一样的“蠹书虫”。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警示作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翁几何年,翁年七十余。
尚作蠹书虫,嗟翁一何愚。
旋增通典缺,旋修阜陵书。
毫芒集阅尽,白编还卷舒。
五诗讽被底,柳集诵日晡。
玩物能丧志,圣贤言皦如。
赋受有奇偏,谁能为耘锄。

关键词解释

  • 耘锄

    读音:yún chú

    繁体字:耘鋤

    英语:hoe

    意思:(耘锄,耘锄)
    亦作“耘鉏”。
     
     1.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
      ▶唐·元稹《田野狐兔行》:“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 有奇

    读音:yǒu jī

    繁体字:有奇

    英语:odd

    意思:有余。
      ▶《汉书•食货志下》:“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币,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
      ▶颜师古注:“奇,音居宜反,谓有余

  • 能为

    读音:néng wéi

    繁体字:能為

    意思:(能为,能为)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