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意思:只有月霜冷,浸万家鸳瓦。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起倚危楼》是一首对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首句“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诗人深夜无眠,起身倚在精美的楼阁上,目光顺着楼角望去,只见玉绳低垂,这是在描绘深夜寂静的夜晚,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这句诗描绘了月光明亮,霜冷如水,浸透了千家万户的鸳鸯瓦。这里用鸳鸯瓦暗示了家庭的温馨,而月明霜冷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冷。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诗人觉得人间为什么又要悲叹秋天来临呢?其实是因为春天已经过去了,万物开始凋零,人生也如同这春花秋月,无常且短暂。 最后两句“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诗人从对人生的感慨转而看向亭边的梧桐树,数着落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这里用梧桐叶落象征秋天的来临,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凄美而深情的画面,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万家

    读音:拼音:wàn jiā 五笔:dnpe

    万家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万的解释 万 (萬) à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喻极多:万物。万方(.指全国和世界各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