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史册步知池洲》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意思:细寻循吏传,少停云书。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送史册步知池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一处名为“人地维垣”的地方后,对当地风物、地理、历史以及未来寄予的期望。 首句“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诗人首先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如同古代的城墙一般守护着一方土地。而接下来,“功名治郡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希望这里能够建立起功名,成为一个繁荣的地方。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他细心地翻阅着“循吏传”,这是记载着历代贤能官员事迹的书籍,希望这里的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放下手中的书,投身到治理地方的事业中。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这句诗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景色和氛围。铃合是古代官府用来管理百姓的机构,这里虽然有官府的威严,但无奈的是,江山美景仍然让人心生向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诗人总结道,这里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地理位置的地方,如果能够有人来保护和治理,那么这里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物、地理、历史和未来的期望和赞美,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关键词解释

  • 云书

    读音:yún shū

    繁体字:雲書

    意思:(云书,云书)

     1.称佛道的典籍。
      ▶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
      ▶《云笈七籤》卷七:“云书谓之云篆。”

  • 循吏

    引用解释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