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意思:风光不相等,愁杀没有游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东城车马喧嚣,尘土飞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哀愁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首句“车马东城咱”描绘了东城门外车马喧嚣的场景,通过“车马”和“尘”两个意象,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 次句“芬芳数里尘”则通过“芬芳”和“尘”的对比,表现了城市中的美好与不足。虽然城市繁华,但也伴随着尘土飞扬,使得空气不再清新,美景不再完美。 第三句“风光不相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哀愁。这里的“风光”指的是自然的景色,而“不相待”则表现了时光的无情,美景的转瞬即逝,让人无法挽留。 最后一句“愁杀未游人”则通过“愁杀”一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未游人”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未曾游历过家乡以外的地方,故而对于家乡的思念更加深切。 整首诗通过对于城市景象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不足,以及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家乡思念的感情,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
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待

    读音:xiāng dài

    繁体字:相待

    意思:
     1.对待。
      ▶《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 游人

    读音:yóu rén

    繁体字:游人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n) tourist

    意思:(参见游人)

     1.无产业的流浪者。

  • 风光

    读音:fēng guāng

    繁体字:風光

    短语:景 景观 色

    英语:(n) natural scenic view

    意思:(风光,风光)

     1.风以及草木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