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书事》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意思:啄木鸟闲闻,可能是打门僧。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冬日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表达诗人闲适心境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描绘了一月寒冷的天气,让人感觉天气不暖和。而前村的路途遥远,让人不禁发出疑问,是否能够到达。这句诗通过寒冷的天气和疑问的表达,营造出一种冬日的寂静和冷清。 颔联“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诗人闲暇时听到啄木鸟的叫声,误认为是僧人敲门的声音。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颈联“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这两句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松树的绿色在雪的覆盖下更加浓烈,溪流的声音在带着冰的溪床上发出涩涩的声音。这句诗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 尾联“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诗人吟诗之后,选择安静地坐下,而小孩子询问是否慵懒(即是否不想起床),诗人回应说是时候休息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安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家人的和谐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打门

    读音:dǎ mén

    繁体字:打門

    意思:(打门,打门)

     1.叩门;敲门。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宋·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

  • 啄木鸟

    解释

    啄木鸟 zhuómùniǎo

    [woodpecker] 啄木鸟科(Picidae),具有对趾足,坚挺多刺,适于攀登或支撑在树干上;喙特别坚硬,适于在树皮或树干上钻孔;一般具有斑驳的颜色

    引用解释

  • 啄木

    读音:zhuó mù

    繁体字:啄木

    意思:即啄木鸟。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晋·傅玄《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着桑槐。”
      ▶前蜀·贯休《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
      ▶

  • 门僧

    读音:mén sēng

    繁体字:門僧

    意思:(门僧,门僧)
    指约定为大户人家做礼忏,平时并有往来的僧道。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令狐·赵公在相位,马举为泽潞小将,因奏事到宅;会公有一门僧善气色,偶窥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