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英灵长不昧,平生学力定难磨。
                        
                         
                            
意思:一点英灵长不昧,平时学习力定难磨。
 
                        
                        
                        
                        出自作者[宋]家铉翁的《挽刘文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
首联“先天妙义说来多,圣处工夫几切磋”,直接引入哲学的主题,表达了对“先天妙义”的探索和“圣处工夫”的深入研讨。这里的“先天妙义”指的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理解,而“圣处工夫”则是指达到这种理解的实践过程。诗人对这两个主题的探讨表现出他对哲学的深度理解和热切兴趣。
颔联“一点英灵长不昧,平生学力定难磨”,进一步表达了对学问精神的坚守和磨砺。这里的“一点英灵”象征着智慧和真理,而“长不昧”表达了这种智慧和精神的不朽。诗人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力和磨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颈联“暮春风景堪闻瑟,尘世纷华付掷梭”,描绘了尘世生活的浮躁和喧嚣,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用“堪闻瑟”比喻静谧的哲学思考,用“付掷梭”比喻对世俗的轻率对待,表现出他对尘世生活的深刻反思。
尾联“闻道南行缘底事,要从濂洛溉余波”,表达了诗人对求学之路的坚定信念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诗人认为,如果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追随先贤的足迹,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这里的“南行”可能指的是向南行进,象征着向理学大师的求学之路,“濂洛溉余波”则是指汲取濂洛(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智慧和余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尘世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