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边石室低临水,窟裹阴云不上天。
意思:岩边的石头房子低到水,窟裹着阴云不上天。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赠李先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隐者》,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情境,这些情境共同构建了一个幽静、孤独、与世隔绝的隐者世界。
首句“饥食松花渴饮泉,寂寥芳草茂芊芊。”描绘了隐者生活的朴素和自然。他可能是在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中,饿了便吃松花,渴了就饮山泉。这种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了宁静和和谐。芳草茂芊,则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强调了隐者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岩边石室低临水,窟裹阴云不上天。”描绘了隐者生活的环境,即位于山岩边的石室,低低地俯瞰着流水。这里远离尘世,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然而,“窟裹阴云不上天”这句话似乎有些矛盾,因为云雾通常会笼罩在天空之上,但在这里,它似乎暗示着隐者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即使是阴云也无法到达天空。
“难与英雄论教化,等将身世付罤{上四下全}。”这两句表达了隐者对于社会教化的看法,他可能认为英雄人物的教化方式并不适用于他,他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未知的未来。这种态度体现了隐者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最后两句“无由住得吟相伴,目送归鸿篱下眠。”描绘了隐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能独自吟诗以自娱,看着归鸿在篱笆下入睡。这表达了隐者对于孤独的接受和对于生活的平静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者世界。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方式、环境、态度和感受,这首诗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和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孤独。这首诗的韵味深长,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隐者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