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园月夜醉作短歌二阕》 踏地长歌仰天笑,突兀坐见朱颜颓。

踏地长歌仰天笑,突兀坐见朱颜颓。

意思:踏地长歌仰天大笑,突兀出现脸红颓坐。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西园月夜醉作短歌二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内心的痛苦,同时又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的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富有哲理。 首句“我有壹郁气,从来未经吐。”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压抑,这种压抑长久以来无法得到宣泄。接下来,“欲作大叹吁向天,穿天作孔恐天怒。”描绘了诗人想要向天空长叹,抒发内心的苦闷,但又害怕会触怒天神的矛盾心理。 然后,“琥珀春拨醅,泛艳红出杯。”诗人通过酒来寻求解脱,借酒消愁,红酒从杯中泛出艳丽的红色。这里的“琥珀”和“艳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动地描绘了酒的色彩。 “无客尚有月,把对心尚开。”即使没有客人陪伴,至少还有月亮相伴,诗人的心境开始敞亮起来。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踏地长歌仰天笑,突兀坐见朱颜颓。”诗人长歌当哭,仰头大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衰老。这里的“突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伤。 但是,“从他日月人老,一醉万事皆悠哉。”诗人决定不再沉溺于悲伤之中,借酒一醉,忘却所有的烦恼。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不屈。 最后,“丈夫身在不忧困,未必天心竟不回。”诗人坚信只要身体还在,就不必忧虑困苦,也许天意会回转。这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忧郁的痛苦,又有豁达的乐观,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诗人的坚韧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有壹郁气,从来未经吐。
欲作大叹吁向天,穿天作孔恐天怒。
琥珀春拨醅,泛艳红出杯。
无客尚有月,把对心尚开。
踏地长歌仰天笑,突兀坐见朱颜颓。
从他日月人老,一醉万事皆悠哉。
丈夫身在不忧困,未必天心竟不回。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朱颜

    读音:zhū yán

    繁体字:朱顏

    英语:peach blossom face of a beauty; youth

    意思:(朱颜,朱颜)

     1.红润美好的容颜。
      ▶《楚辞•

  • 突兀

    读音:tū wù

    繁体字:突兀

    英语:lofty; towering (高耸)

    意思:
     1.亦作“突杌”、“突屼”。高耸貌。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

  • 仰天

    读音:yǎng tiān

    繁体字:仰天

    英语:look up to heaven

    意思:仰望天空。多为人抒发抑郁或激动心情时的状态。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

  • 踏地

    引用解释

    亦作“蹋地”。亦作“蹹地”。 1.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赵飞燕外传》:“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 灵安庙 ,是日吹塤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后汉书·东夷传》:“舞輒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

    2.踩地,蹬脚。激愤时的动作。《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地驱歌乐辞》:“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隋 慧远 《涅槃经义

  • 长歌

    读音:cháng gē

    繁体字:長歌

    英语:Chang Ge

    意思:(长歌,长歌)

     1.放声高歌。
      ▶汉·张衡《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 兀坐

    解释

    兀坐 wùzuò

    [to sit erect]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引用解释

    独自端坐。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