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门下作》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意思:体力不将各处使用,登山临水咏诗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龙门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然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首句“龙门涧下濯尘缨”中,诗人用“龙门涧”这一自然景观来映衬自己内心的清静,用“濯尘缨”象征洗去尘世的纷扰。次句“拟作闲人过此生”则明确表达了诗人想要过一种闲适生活的心态。 在颈联“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中,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精力用于登山临水,咏诗行吟,而不是追逐功名利禄。这一联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登山临水

    解释

    登山临水 dēngshān-línshuǐ

    [scale the summit and face the water] 登上山头,来到水边。形容游览山水名胜。也指长途跋涉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 宋玉《九辨》

  • 诗行

    读音:shī háng

    繁体字:詩行

    造句:

  • 筋力

    读音:jīn lì

    繁体字:筋力

    意思:
     1.犹体力。
      ▶《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着于乡里。”<

  • 不将

    读音:bù jiāng

    繁体字:不將

    意思:(不将,不将)

     1.不送。
      ▶《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成玄英疏:“将,送也。”
     
     2.犹

  • 诸处

    读音:zhū chǔ

    繁体字:諸處

    意思:(诸处,诸处)

     1.他处。
      ▶唐·元稹《放言》诗之三:“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唐·白居易《龙门下作》诗:“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