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祝英台近·紫萧停》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意思:即使我一缕芳香,袜罗曾印,怎么都被西风吹卷。

出自作者[清]朱彝尊的《祝英台近·紫萧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寂寞和离愁之情的诗。通过对空池、柳叶、书信、芹泥、秋燕、露水等秋日元素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寂寞之情。 首句“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中,“紫萧”和“锦瑟”是两种秋日常见的物品,它们的出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而“寂寞旧歌扇”则直接表达了人的寂寞之情,与前文的“紫萧停,锦瑟远”形成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这两句描绘了空旷的池塘和疲倦的柳树,进一步烘托出寂静的秋日氛围。而“扫”字的使用,则形象地描绘了柳叶疲倦的样子。 接下来的“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则表达了诗人对秋燕无法回来的无奈和遗憾。尽管有凤频书来,芹泥长润,这些象征着温馨和亲情的东西,却仍然无法吸引秋燕回到别巢。这里诗人通过秋燕的形象,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露华泫。”这句描绘了露水滴落的状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渐行渐远。而“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金铃和残菊的形象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最后,“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这句描绘了空旷寂静的庭院景象,青苔的生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这里再次强调了寂寞和离愁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寂寞之情。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离愁和寂寞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
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
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
露华泫。
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
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关键词解释

  • 香尘

    读音:xiāng chén

    繁体字:香塵

    意思:(香尘,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沈佺期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