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虎牢关》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意思:半路三晋会,势镇两雄。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虎牢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险要地势和战争痕迹的诗。首联“天险限西东,难知造化功”描绘了地势的险要,东西两侧仿佛被天险所隔,让人难以窥见自然的鬼斧神工。颔联“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进一步描述了这片土地的重要性和雄伟气势,似乎可以影响到周围的地区。 颈联“余雪沾枯草,惊飚卷断蓬”则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雪后的枯草上沾满了剩余的雪花,突然的风暴卷起了断裂的蓬草,给人一种荒凉萧瑟的感觉。尾联“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以战争遗迹作为结尾,诗人观察着曾经的战场,古今交汇,空空如也,留给人深深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最后以徒然的战场遗迹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险限西东,难知造化功。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余雪沾枯草,惊飚卷断蓬。
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两河

    读音:liǎng hé

    繁体字:兩河

    意思:(两河,两河)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

  • 三晋

    读音:sān jìn

    繁体字:三晉

    英语:Three Jins

    意思:(三晋,三晋)
    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