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意思: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条束。
出自作者[明]唐寅的《阊门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吴中(今江苏苏州)阊门地区的生动描绘,阊门是吴中的重要门户,也是吴中富庶繁华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阊门的美丽景色,以及其周边地区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吴中的富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首联“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诗人直接点明吴中是人间乐土,而阊门则是吴中的代表和象征。颔联“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则是对阊门内外繁华景象的具体描绘,翠袖三千指的是阊门内高楼大厦众多,而黄金百万则是指阊门外水路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颈联“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描绘了吴中地区的商业活跃,从早到晚市场交易不绝,各地的方言也各不相同,进一步体现了吴中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尾联“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明,如果画师将阊门内外这如诗如画的景象画出来,恐怕也难以尽述其美好。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吴中阊门地区繁华景象的深深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中阊门地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吴中的富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句子
- 万水千山。-- 出自《浪淘沙·别易见时难》作者:[宋]黎廷瑞
- 千山万水。-- 出自《减字木兰花·千山万水》作者:[宋]向子諲
- 千山万水重重。-- 出自《柳梢青·桃杏舒红》作者:[宋]赵长卿
- 万水千山同一白。-- 出自《减字木兰花·华胥月色》作者:[宋]陈瓘
- 万水千山迷远近。-- 出自《安公子·远岸收残雨》作者:[宋]柳永
- 咫尺地、千山万水。-- 出自《惜奴娇·隔阔多时》作者:[宋]蔡伸
- 自南北西东。-- 出自《六州》作者:[宋]范祖禹
- 颉颃恣西东。--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王琪
- 故人零落西东。-- 出自《清平乐·花边柳际》作者:[宋]谢逸
- 车马各西东。-- 出自《菩萨蛮·寒山横抹修眉绿》作者:[宋]李洪
- 相望西东。-- 出自《浪淘沙·芳树翠烟重》作者:[元]元好问
- 鞍马又西东。-- 出自《朝中措 寄杨漕》作者:[元]元好问
- 合西东。--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马钰
- 合西东。--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马钰
- 横阙直*西东。-- 出自《清平乐 大德改元之明年辰在戊戌春三月?》作者:[元]姚燧
- 任西东。-- 出自《道无情 秋阳观作,答宣德州道友请》作者:[元]尹志平
- 楼上独徘徊。-- 出自《梅花落》作者:[南北朝]徐陵
- 楼上指归程。-- 出自《菩萨蛮·天台不是登长道》作者:[宋]曹勋
- 有人楼上望。-- 出自《菩萨蛮·花飞零乱随风舞》作者:[宋]曹勋
- 楼上素琴设。-- 出自《曲江秋》作者:[宋]杨无咎
- 楼上久踟躇。-- 出自《卖花声·楼上久踟躇》作者:[宋]张舜民
-
楼上人归。-- 出自《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作者:[宋]魏夫人
- 楼上不宜秋。-- 出自《菩萨蛮·井桐双照新妆冷》作者:[宋]苏轼
- 谁家楼上笛?-- 出自《为人题赠二首》作者:[唐]杜牧
- 楼上望春归去。-- 出自《桃源忆故人·华胥梦断人何处》作者:[宋]苏轼
- 楼上鼓,转。-- 出自《捣练子·楼上鼓》作者:[宋]贺铸
- 翠袖凝斑。--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雨破花悭》作者:[宋]郑域
- 翠袖阑干。-- 出自《减字木兰花·玉烟浮动》作者:[宋]范成大
- 翠袖轮纤指。-- 出自《菩萨蛮·小楼不放珠帘卷》作者:[宋]向滈
- 低垂双翠袖。-- 出自《菩萨蛮·云屏月帐孤鸾恨》作者:[宋]向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