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泰灵园书事》 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

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

意思:柱子外珍丛林享受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泰灵园书事》

全文创作背景

《泰灵园书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建瓯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至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在泰州期间,蔡襄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泰灵园书事》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泰灵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诗中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通过对绿树、楼台、池塘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泰灵园夏日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倒影”这一意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接下来的两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风拂过水面,带动水晶帘子的摇曳,以及满架蔷薇散发出的浓郁花香。这些细节描绘使得诗歌的氛围更加宜人,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何处春江无月明!”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这里的“春江”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月明”则暗示着光明和希望。诗人以此句作为结尾,既回应了前文的自然景观描绘,又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泰灵园书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优秀诗篇。它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泰灵园夏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贬谪期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
忽逢野老临池水,自剪残花趁岁钱。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灵仙

    读音:líng xiān

    繁体字:靈仙

    意思:(灵仙,灵仙)
    神仙。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唐·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

  • 祥符

    读音:xiáng fú

    繁体字:祥符

    意思:指吉祥的徵兆。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
      ▶《宋史•乐志十五》:“祥符锡祚,武库永销兵。”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珍丛

    读音:zhēn cóng

    繁体字:珍叢

    意思:(珍丛,珍丛)
    美丽的花丛。
      ▶宋·晏殊《菩萨蛮》词:“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
      ▶宋·朱熹《次秀野韵》之二:“蜡屐未妨泥步稳,珍丛终恨雨来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