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蚕妇辞》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意思:脚踏踏上竹梯,山烟锁春树。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蚕妇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采桑养蚕女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她们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困。 首先,诗中通过对东邻和西邻采桑养蚕女的对比,展现了她们生活的不同。东邻采桑妇的生活相对轻松,而西邻养蚕女则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年年辛苦养蚕,却仍然无法摆脱贫困。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采桑养蚕女的艰辛,也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其次,诗中通过描绘蚕女们在采桑、养蚕、缫丝等过程中的艰辛劳动,展现了她们的生活状态。她们在桐花如雪、麦穗如云的季节里,忙碌地采桑、喂蚕、缫丝,还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剥削。她们的劳动成果往往被官府和债主剥削一空,生活十分困苦。 此外,诗中还通过描写蚕女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她们的无奈和悲愤。她们在面对生活的困苦时,不仅感到无助和绝望,还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感到愤怒。她们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回报,但却无法实现。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蚕女们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为生活所困苦。她们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不再被剥削和压迫。这种向往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采桑养蚕女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困。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邻采桑妇,西邻养蚕女,年年役役为蚕苦。
桐花如雪麦如云,鸣鸠醉椹叫春雨。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不管乌台湿红雾,妾家有夫事犁锄,妾家有子尚啼饥。
春蚕满筐尚望叶,儿啼索食夫已归。
前年养蚕不熟叶,私债未眉暗蹙。
去年养蚕丝已空,打门又被官税促。
今年蚕嫁嫁小姑,催妆要作红罗襦。
妾身依旧只裾布,寒灯补破聊庇躯。
蚕兮蚕兮汝知否,安得茧成大如斗。
妾生恨不逢成周,治世春风桑五亩。

关键词解释

  • 踏踏

    引用解释

    亦作“蹋蹋”。 1.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 前蜀 贯休 《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四折:“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 明 高启 《鸡鸣歌》:“马蹄踏踏车轆轆,闕下连趍市中逐。” 贺敬之 《放声歌唱》:“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

    2.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 明 高启 《杨

  • 梯山

    读音:tī shān

    繁体字:梯山

    意思:攀登高山。亦泛指远涉险阻。
      ▶《陈书•高祖纪上》:“楛矢素翚,梯山以至;白环玉玦,慕德而臻。”
      ▶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诗:“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