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意思:关外逢秋月,天涯太晚潮。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首句“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决心,他渴望为国家尽忠,听取百姓的疾苦,反映他们的心声。而“万里”和“九门”这两个词,既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也暗示了他的责任重大。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遇到秋天的月亮,听到远方的潮水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树叶飘落,河岸边萧瑟的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他只能独自怨恨自己和他乡的分别,而当回舟暮时,只有寂寥相伴。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和寂寥。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关外

    读音:guān wài

    繁体字:關外

    英语:outside the Pass

    意思:(关外,关外)

     1.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战国策•秦策三》:“秦王惧,于是乃废太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天涯

    读音:tiān yá

    繁体字:天涯

    短语: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

    英语:skyline

    意思: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

  • 月天

    读音:yuè tiān

    繁体字:月天

    意思:
     1.见“月天子”。
     
     2.指月亮或月光。
      ▶唐·皮日休《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陆游《山园杂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