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意思:省门簪组开始成列,邢云路鸳鸾想退朝。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中一处宫殿的景象,并表达了对朝廷官员早朝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描绘了宫殿的宏伟气势和官员们早朝的场景。凤楼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尊贵,它面向南方,控制着三条重要的道路,而官员们在这里早早地渡过桥,准备开始他们的一天工作。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这两句描绘了宫殿周围的景色,洛水的清晨光芒洒在碧绿的河床上,而上阳的霜叶则像被剪成红色绡帛一样美丽。这种景色既展示了宫殿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描述了官员们走出宫殿,戴上官帽,穿上官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云路鸳鸾想退朝”则暗示了朝廷的繁荣和官员们的成功。 最后,“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感谢那些像他一样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在水中嬉戏,享受着自由和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和周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朝廷官员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云路

    读音:yún lù

    繁体字:雲路

    意思:(云路,云路)

     1.云间,天上。
      ▶隋·江总《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王勃《驯鸢赋》:“质虽滞于城阙,策已成于云路。”<

  • 退朝

    读音:tuì cháo

    繁体字:退朝

    意思:古代君臣朝见,礼毕而退。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魏子﹞退朝,待于庭。”
      ▶唐·杜甫《晚出左掖》诗:“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鲁迅《故事新编•

  • 省门

    读音:shěng mén

    繁体字:省門

    意思:(省门,省门)

     1.宫门;禁门。
      ▶《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四年》:“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孙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
      

  • 簪组

    读音:zān zǔ

    繁体字:簪組

    意思:(簪组,簪组)

     1.冠簪和冠带。
      ▶唐·王维《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2.借指官宦。
      ▶《旧五代史•唐书•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