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
意思:穿到我们时多虱子,瓜在烂后足虫蛆。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观十六国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壁》,作者通过描绘禹治水、衣敝、瓜烂、龙章、象魏、乱胡等意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儒家思想的坚守。
首联“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诗人借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关注和对治理社会问题的渴望。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宏大视野,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颔联“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通过描绘衣物破旧到极点时的惨状和瓜果烂掉后的腐臭,揭示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颈联“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诗人对龙章、象魏等象征朝廷的意象进行否定,暗示了诗人对朝廷昏庸、奸臣当道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乱胡的批判。
尾联“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诗人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和对管仲的赞美。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诗人借管仲的形象,表达了对儒家仁政思想的坚守和对贤能治理国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儒家思想的坚守。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