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意思:江山不是一个国家,烽火惧三巴。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荆州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战争和历史的反思,通过对朱槛城东角的高点,以及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变迁的深深感慨。
首联“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描绘了一个站在高楼的场景,高王在此望向远方,江山辽阔,烽火连天,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这里的“朱槛城东角”是具体的地点,“高王”则是抽象的象征,代表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站在高处,俯瞰着江山,但看到的却是烽火连天,战争的残酷。
颔联“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战死的将士们的尸骨在秋草中消失,象征着战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而危楼倚断霞则描绘了高楼的景象,与前一句的烽火连天形成对比。
颈联“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百年豪杰尽,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都已经不在,只剩下普通人如鱼虾般在世间游荡。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乱离知又甚,愁看儿女书。”诗人通过儿女书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战争和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儿女们正在学习、成长,但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已经因为战争而变得混乱不堪。这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和历史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英雄豪杰的反思和对儿女书的忧虑,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