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归山》 游人尽逐暮光去,野老独携山色归。

游人尽逐暮光去,野老独携山色归。

意思:游人有限暮光离开,村民独自带着山色回。

出自作者[宋]王谌的《归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 首句“特地扪萝入翠微”,直接描绘了作者进入山中,抚摸着萝蔓深入翠微中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特地”一词,也暗示了作者此次进入山中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寻找某种东西,或者是为了避开尘世的喧嚣。 “杨花故故点征衣”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杨花落下的痕迹在征衣上显得格外明显,给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感觉。 “游人尽逐暮光去,野老独携山色归”两句,通过对游人和野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游人只看到了夕阳西下后的美景,而野老却能独享山色,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拟泛银涛浮浩渺,难寻玉貌问芳菲”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他想要像银涛一样漂浮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寻找那如玉般的容貌和芳菲的人生,但这种想法却又显得那么的无力,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向往。 最后,“吴亡越伯浑休问,且买清樽送落晖”两句,作者以一个历史的比喻作结,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不再执着于寻找那如玉般的容貌和芳菲的人生,而是选择用清樽(酒杯)来送走夕阳,迎接新的一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独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历史的思考和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特地扪萝入翠微,杨花故故点征衣。
游人尽逐暮光去,野老独携山色归。
拟泛银涛浮浩渺,难寻玉貌问芳菲。
吴亡越伯浑休问,且买清樽送落晖。

关键词解释

  • 野老

    读音:yě lǎo

    繁体字:野老

    英语:farmer

    意思:村野老人。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游人

    读音:yóu rén

    繁体字:游人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n) tourist

    意思:(参见游人)

     1.无产业的流浪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