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锦城秋暮海棠》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意思:绛纱穿过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锦城秋暮海棠》

全文创作背景

《锦城秋暮海棠》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有关。当时,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被金朝攻陷,许多官员和文人南逃至四川,其中包括汪元量。在四川期间,他见到了秋天的海棠花,感慨万分,遂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描绘了锦城(成都)秋天海棠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沦亡的悲痛之情。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将海棠花的凋零与自己的心境相互映照,展现了深沉的忧思与感慨。 总之,《锦城秋暮海棠》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变迁及诗人的身世经历密切相关,是反映当时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学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
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锺歌皓齿。
神仙艳骨世所无,歌声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惨不乐,鸣笛哀筝乱人耳。
干戈满地行路难,屏里吴山数千里。
遥怜花国化青芜,浪蕊浮花敢欣喜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荷花

    解释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露水

    读音:lù shuǐ

    繁体字:露水

    短语:寒露

    英语:dew

    意思:
     1.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结于物体上的水珠。
      ▶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洗以三

  • 绛纱

    读音:jiàng shā

    繁体字:絳紗

    意思:(绛纱,绛纱)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韦应物《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明徐渭《忆潘公》诗之二:“帐底

  • 水晶

    解释

    水晶 shuǐjīng

    [rock crystal] 透明的石英,是贵重矿石,可用来制光学仪器、无线电器材和装饰品等

    水晶顶:规定五品官用的礼帽顶子;水晶丸:荔枝

    引用解释

    1.无色透明的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