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远望》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意思:何况又斜阳外,分明有了禽。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远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景色和深情的情感打动了读者。 首先,诗的开头“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伫立远方,久久凝望,思乡之情不断侵扰着他,使他无法自拔。这种情感通过“望极即沾襟”的描述,转化为一种情感的宣泄,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无奈。 “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前山的景色并不能真正伤害到客居他乡的人的心,真正伤害他们的,是那些无法割舍的乡愁。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刻,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空旷的原野一直延伸到海边,只有一棵孤独的树隐现在云深之处。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诗人所处的荒凉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最后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色,那些鸟儿分明在夕阳之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色和深情的情感打动了读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使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
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