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意思:只有这怀百忧,想归卧云壑。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它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和表达对政治腐败的愤慨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水冒城郭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这种景象暗示了城市居民的苦难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天灾的疑问和惭愧之情。他并没有直接指责天灾的原因,而是将责任归咎于自己的政治过错,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愤慨和自责。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湍回万瓦裂和槎向千林阁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担忧。这些景象不仅揭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化。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怀忧思归的情感。他独自一人忧虑着国家的前途和自己的命运,渴望回到云壑中隐居,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表达对政治腐败的愤慨,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忧思

    读音:yōu sī

    繁体字:憂思

    英语:be worried

    意思:(忧思,忧思)
    忧虑;忧愁的思绪。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 归卧

    读音:guī wò

    繁体字:歸卧

    意思:(归卧,归卧)
    谓辞官还乡。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贾耽、郑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

  • 云壑

    读音:yún hè

    繁体字:雲壑

    意思:(云壑,云壑)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