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木抽金,金去木,罢相侵。
意思:得到木抽出金,金离开木,罢除相侵。
出自作者[元]王吉昌的《行香子 木金间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木为主题,描绘了木的特性,以及木与金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韵律和结构都非常精妙。它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对仗和押韵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木性慈仁,体顺融金。混难分、反复浮沉。还元祖性,造化幽深。”这几句诗描绘了木的特性,木性仁慈,顺应万物,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能反复浮沉,坚韧不拔。它能够还原自己的本性,创造出深奥的造化。这里也暗示了木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
“得木抽金,金去木,罢相侵。”这几句诗进一步阐述了木与金的关系。木可以从中提取出金,而金离开木后,木又能恢复原状,不再受到侵扰。这里表达了木的包容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精变游魂,湛入禅心。杳冥时、踪迹难寻。”这里运用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精神的变化和禅定的重要性。在难以捉摸的时刻,人的精神能够达到一种难以寻觅的境界。
“无中显有,透古通今。”最后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无中生有、贯通古今的哲理。这既是对木的赞美,也是对禅宗哲学的总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木的特性和与金的关系,以及禅宗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精神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富有诗意,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