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书二首》 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意思:绛阙清都什么时候到,沧海桑田谁与同情。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偶书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是一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首先,“绛阙清都”是古人对天宫的想象,诗人询问何时能到达,表达了对超越尘世,进入仙境的渴望。“沧海桑田”是自然变迁的象征,而诗人询问谁能理解这种变迁的悲哀,表达了对永恒的寻求。 “三十六天归路稳”是对仙境的想象和期待,诗人认为只要能踏上那条路,就能稳稳地归去,没有任何困扰能阻挡他。 “撚花对酒一凝然”描绘了诗人独自捻花饮酒,面对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的寂静思考。这里的“凝然”不仅指对花的专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寂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超越尘世,寻求永恒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深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桑田

    引用解释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沧海桑田

    读音: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沧海桑田的解释

    [the swift changes of the world;great changes are seen in the course of time;the evanescence of the world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绛阙

    读音:jiàng quē

    繁体字:絳闕

    意思:(绛阙,绛阙)
    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晋·陆机《五等论》:“钲鼙震于阃宇,锋镝流乎绛阙。”
      ▶唐·独孤及《送陈兼应辟》诗:“相

  • 清都

    读音:qīng dōu

    繁体字:清都

    意思:
     1.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