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景彝秋兴》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意思:放牧回来才健康,调节拉弓的力量渐渐和,篱边剩下晓菊,陶令怎么贫穷什么。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景彝秋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首句“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就像梭子在织布机上快速穿梭一样,年华也在人的生命中像水波一样东流而去。这一比喻既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也体现了人生的短暂。 “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凉爽的树叶尚未落下,白发却已经逐渐增多,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牧马人健壮的归来,弓箭的力量也逐渐恢复,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成熟和稳定。 最后,“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以篱笆边剩下的一朵菊花和陶渊明的贫困生活为象征,表达了人生在世,如何面对贫富得失的问题。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贫困生活的淡然处之,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人生的变化、人生的成熟、贫富得失等问题,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谐、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牧马

    读音:mù mǎ

    繁体字:牧馬

    英语:herd horses

    意思:(牧马,牧马)

     1.牧放马匹。
      ▶《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 弓力

    读音:gōng lì

    繁体字:弓力

    意思:
     1.挽弓的力量。
      ▶《魏书•陈留王虔传》:“虔姿貌魁杰,武力绝伦。每以常鎙细短,大作之犹患其轻,复缀铃于刃下。其弓力倍加常人。”
     
     2.弓的发射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